什么原因得白癜风的 http://m.39.net/pf/a_5989991.html
▲陈凤媚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主任中医师,妇幼健康研究会中医药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针灸协会腹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中医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妇女儿童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和妇幼健康的中医调理。根据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规律,在临床上开展“调周助孕法”,调理月经周期、改善孕前妇女体质,提高受孕几率和胚胎质量。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黄某,男,时年5岁。年3月2日初诊。脐周痛2天,1周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经治疗后已痊愈。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痛,呈阵发性,可自行缓解,昨天呕吐1次,非喷射性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发热,故来我院就诊。患儿平素喜食煎炸之物,易感冒。腹部B超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声像,最大约13mm*6mm。刻诊:脐周阵痛,可自行缓解,胃纳欠佳,夜寐不宁,大便溏烂,日解2次。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舌质红,苔白,脉滑。证属:湿热蕴脾。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处方:黄芩8克,枳壳10克,茯苓12克,麦芽15克,鸡内金8克,布渣叶8克,救必应12克,大腹皮8克,甘草3克,元胡8克,竹茹6克。7剂,水煎服,日1剂。
复诊:年3月10日经治疗后患儿脐周痛减轻,无呕吐,胃纳好转,夜寐不宁,大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滑。上方去竹茹,加龙骨15克,猫爪草8克。复诊:年3月25日经治疗后患儿现无脐周痛,无呕吐,胃纳一般,眠好转,出汗多,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滑。中药予健脾益气为主。处方:太子参8克,茯苓10克,白术8克,白芍8克,鸡内金8克,谷芽15克,麦芽15克,山药8克,五指毛桃12克,浮小麦15克,甘草3克,上方予服1个月,随访三个月未见腹痛复发。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
本案患儿平时喜食辛辣香燥,胃肠积滞,积滞日久化热。加上其发病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曾使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药物性多寒凉,容易损伤脾胃,脾虚失运,气机运行不畅,聚湿生痰,积滞内停,而致痰、湿、食、热互结,瘀阻肠道,中焦气机受阻,经脉滞涩不畅,六腑不通则痛。
陈主任急性期治疗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为原则,方中以枳壳、黄芩共为君药,破气消积导滞,清热燥湿;布渣叶清热消滞,大腹皮行气导滞止痛,共助君药;救必应清热凉血止痛,延胡索“专治一身上下诸痛”,麦芽、鸡内金消食化滞而和胃,茯苓化湿助运,竹茹清热止呕,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诸药配伍,清热燥湿,理气止痛,使湿化热清,食消积去,腹痛自愈。病情控制后以健脾益气为原则,方以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以增强小儿自身的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推荐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