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放、化疗是治疗肿瘤重要的手段,但其副作用普遍存在,如何结合中医药进行增效、减毒?看看文章吧!
1中医药与放疗结合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至今仍是某些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如鼻咽癌、上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瘤、喉癌、宫颈癌、宫体癌、未分化型肺癌以及一些癌症的手术前后放疗,一些转移癌,特别是脑转移、骨转移等,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放疗只能达到对肿瘤局部的杀灭和控制,对全身来说,它还能引起一系列的副反应和后遗症。放疗同时应用中医药,可以减毒增效,放疗后中医药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生存率。中医认为,放射线造成的反应是由放射线作为一种热毒之邪可以伤阴耗气,损阴烁津,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影响气血生化之源,同时气虚可导致血瘀。许多患者放疗后,不但出现上述一系列见证,而且可见舌质瘀暗,肌肤干燥,色素沉着,舌上瘀斑等血瘀证,放疗后患者抵抗力减低,常合并感染,发热,出现毒热症状,这是瘀毒化热之象。所以,防治这些毒副反应就要根据中医理论,临床辨证来立法处方,根据放射线引起的上述病理变化,当以益气养阴,生津润燥,调理脾胃,滋补肝肾以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则来治疗,并根据不同部位和证候辨证施治。2中医药与化疗结合
化疗是肿瘤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新的化疗药不断问世,使癌症治疗效果有了提高。但众所周知,绝大部分化疗药对患者机体来说是“敌我不分”,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损伤机体正常细胞,特别是那些新陈代谢较快的细胞。所以,化疗药多半都会引起全身症状和各种损伤,其中包括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引起血细胞数下降,免疫抑制引起抵抗力下降。由于化疗药物伤气耗阴、损伤脾胃,累及肝肾,气血双亏引起头晕,疲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失眠多梦,口干少津,二便失调等症。白细胞减少常表现为中医的气虚见证,气虚则血亏,气虚则血瘀,可引起很多变化,故治疗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为主。血小板减少:一般表现为气阴两虚或血亏,甚至气不摄血,血虚而热,血热妄动等,引起出血诸证。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病人的免疫系统功能较正常人低下,而化疗药物又多数能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减低细胞免疫功能,化疗后TH细胞下降,TS细胞上升,TH/TS比下降,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功能均下降,这为肿瘤的扩散提供了条件。中医治疗则要针对各种化疗药物引起的不同全身反应,予以辨证施治。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化疗时用中药确能减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增强化疗的治疗效果(协同作用),同时保护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化疗得以顺利进行,与单纯化疗组对比,有明显的效果,这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也是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优势所在。所以,在化疗同时应用中医药保护和提高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注:本文部分内容选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郁仁存》,郁仁存、王笑民、徐咏梅、唐武军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11。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kqk.com/bdfnzym/1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