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二月第二期
李某,男,10岁,半月里反复发热且伴有淋巴结肿大,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排除肺部感染可能,治疗半月无明显改善,来我处就诊。
[初诊]反复发热且伴颌下淋巴结肿大,偶见腹痛。乏力,纳呆,情绪低落。
[脉诊]左寸关弦细,尺弱无力。左右同。舌淡红,苔白腻。
[处方]腹部姜熨艾温一小时。黄柏10g、黄芪30g、桔梗10g、白豆蔻10、焦三仙各15g、桂枝10g、砂仁10g、龟板10g、柴胡6g、升麻12g、肾四味各10g。7剂。
[二诊]发热次数减少,淋巴结未见明显变化,情绪较之前有所提高,乏力倦怠消失。
[脉诊]左寸关弦细,尺弱无力。左右同。舌淡红,苔白腻。
[处方]针灸中脘五穴、关元穴艾温一小时。并黄柏10g、肾四味各10g、黄芪30g、龟板10g、三棱10g、莪术10g、砂仁10g、白豆蔻10g、桔梗10g、焦三仙各15g、桂枝10g、升麻12g、柴胡6g。7剂。
[三诊]近来发热一两次,淋巴结逐渐减小。
[脉诊]左寸关弦,尺弱无力。左右同。舌淡红,苔白腻。
[处方]腹部姜熨艾温一小时。西洋参6g、焦三仙各15g、黄芪10g、桔梗10g、栀子6g、黄芩6g、升麻6g、石膏30g、柴胡12g、丹皮6g。7剂
[四诊]发热未做,淋巴结缩小明显,仔细触摸仍可摸见。
[脉诊]左寸关弦,尺弱无力。左右同。舌淡红,苔白腻。
[处方]腹部姜熨艾温一小时。桔梗10g、党参12g、半夏6g、栀子6g、炙甘草10g、黄芩10g、升麻6g、柴胡6g、丹皮6g。7剂
并药丸调理1个月
人体之气本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在人体内,水液与气的相互转化也是通过气的四种运动形式完成。
正常的过程应当是水液在阳的作用下转化为气,气在阴的作用下下降为水。若水不能正常化为气而泛滥在下焦,除了水液泛滥的症状,例如泄泻,小便频数,下肢浮肿等等,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发热。水液久在下焦不能上升,则会郁久化热,水液不升,上焦无气所用则见乏力、情绪低落。而且上焦推动血行无力,故而上焦有结节,肿块行成。
治疗上当上升水液,则疾病渐除。
编辑:王旭
审核:崔金峰
如果您感觉文章不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kqk.com/bdfnzym/1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