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147810.html椎体血管瘤(Vertebralhemangioma,VH),是脊柱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报告的VH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至26%,但约有0.9%至1.2%的VH有症状。在少数病例中,侵袭性VH延伸至椎管和/或椎旁间隙,可导致脊髓受压和神经功能缺损。
今天的文献一起回顾学习椎体血管瘤的影像表现。
(GaudinoS,etal.Asystematicapproachtovertebralhemangioma.SkeletalRadiol.Jan;44(1):25-36.)以下影像图片均来自该篇论文1、临床特征VH最常累及胸腰椎椎体,偶而延伸至后弓。绝大多数VHs是无症状和静止性病变(无症状VH)极少数VH可以表现出侵袭行为并出现症状(症状性或侵袭性VH)。如果伴有脊髓和/或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神经症状,则称为压迫性VH。2、组织学特征VH是由毛细血管大小的海绵状血管组成的良性肿瘤。
宏观上看,VH的组织是一个柔软的、界限分明的暗红色肿块。病灶内可见硬化骨小梁和散在充血的空洞,也可具有蜂窝状外观。
显微镜下,毛细血管状和海绵状VH由薄壁、充满血液的血管组成,血管内有单层扁平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位于疏松的水肿间质中。血管渗入骨髓并包围原有的小梁。
HE染色:稀疏支持胶原基质中(箭头)有大量充满血液的通道(星号)3、影像表现从放射学角度,VH可分为典型、非典型和侵袭型(也称为压迫型),典型与非典型主要根据组织学组成不同(即脂肪成分与血管成分的比例以及组织水肿),而当皮质破坏,椎体外延伸累及相应结构的放射学特征出现时,判断为侵袭性。(1)典型VHs的影像表现CT与MRI均能显示均能显示毛细血管和海绵状VH的特征,包括椎体形态正常,高密度的垂直小梁之间存在低密度区域;
蜂窝状,或是粗的,垂直的增厚小梁图案,称为灯芯绒布或监狱酒吧图像;
侧位片典型影像:小梁增厚引起的垂直椎体条纹(箭头)。
椎体呈弥漫性密度降低,无骨扩张
斑点或圆点样(圆点征),类似服装上的波卡尔圆点图案(polka-dotsign)(下图a,b)。
矢状位CT图像上,典型VH显示经典的增厚的垂直小梁图像,表现为灯芯绒征(下图c);
骨皮质表现正常,无骨外伸展。
(a箭头指示典型的polka-dotsign,波卡尔圆点)(polka-dotdrsss,波卡尔圆点群,图片来自网络)因存在蛇形血管通道和继发脂肪过度生长和骨小梁增厚(脂肪通常占主导地位),T1和t2加权图像上表现为界限明确的高信号病变(下图a,d)。
由于病变内的血管成分,T2压脂序列VH也表现为轻度高信号病变(下图e)。
增强T1加权图像上显示不同的增强(下图f)。
在高信号病变中,对应于增厚的垂直小梁,T1加权图像在矢状面上分别显示点状或线状等/低信号区域(下图a,)。
脊柱血管瘤的典型MRI表现。a矢状T1加权MR图像显示,由于小梁增厚,可见界定良好的圆形高信号区域,伴线性低信号条纹(箭头);
b轴向T2加权图像显示边界清晰的高信号病变,伴有多个类似于圆点标志的低密度点状区域(箭头);
cd矢状T1加权和T2加权相显示圆形高信号强度区域(箭头);
ef冠状位脂肪抑制序列图像显示病灶轻微高信号(箭头),而矢状位脂肪抑制T1加权增强图像显示病灶微弱且不均匀强化(箭头)。
(2)非典型VH的影像表现非典型VHs脂肪含量少,血管含量高。因此:T1加权图像上呈现等/低信号,而在T2加权和T2压脂相上显示非常高的信号强度。
在钆注射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在T1加权脂肪抑制图像上显示较好。
增厚的垂直小梁在非典型VHs中更难以看到,但CT和MR图像上的这一特征仍然是诊断的关键。
非典型VH的MRI表现a矢状t1加权图像显示低信号强度的病变,因为脂肪细胞含量低(箭头)。b矢状位T2加权压脂和cT1加权增强的压脂图像显示,由于血管成分普遍存在,病灶呈高信号强度(b中箭头所示)和明显均匀强化(c中箭头所示)。d轴位CT显示典型的圆点征(箭头)(3)侵袭型VH的影像表现侵袭性VH在任何影像学检查中都具有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影像学检查可能显示为一些非特异性的表现,如骨质疏松、皮质界定不清或扩张、椎体塌陷、椎弓根侵蚀或垂直小梁形态不规则等。Laredo等人描述侵袭性VH中常见的六种影像学和CT特征(1)累及整个椎体;
(2)伸入椎弓根;
(3)皮质扩张;;
(4)常出现在胸椎节段(T3-T9);
(5)不规则的蜂窝状图案;
(6)软组织肿块
在这六个标准中,当三种或更多特征并出现神经根症状时,应怀疑侵袭性VH。但恶性VH很难通过MR成像诊断,一方面磁共振成像不能直接显示骨骼,另一方面,侵袭性更强的病变,通常由更少的脂肪和更多的软组织高血管间质组成,可导致T1加权图像上的椎体低信号,因此,骨内信号强度空隙,对应的经典的圆点标志,可能不容易识别。侵袭性血管瘤T2加权和压脂图像通常显示非常高强信号的区域,对应于侵袭性VH的血管成分,但该征是非特异性的,因为大多数肿瘤性和炎症性病变在T2加权像上显示信号增强。可能的提示特征包括:椎体高度保持,骨髓边缘锐利,椎旁肿块相邻的完整皮质,椎管旁血管扩张。侵袭性椎体血管瘤2
a矢状T1加权和bT2加权压脂图像显示高信号病变,累及整个椎体,延伸至前硬膜外间隙(a和b中星号)。
c轴向T1加权图像和d对应轴向CT扫描显示圆点征。注意邻近椎旁软组织部分的完整皮质(d箭头)(c星号)
侵袭性椎体血管瘤2
a矢状T1加权显示低信号强度病变(箭头a),b相应的T1加权+压脂+增强MR图像显示增强效果清晰(箭头b);
c轴位CT扫描显示典型的圆点征和椎体后壁侵蚀(短箭头)。病变累及整个椎体和左侧横突(弯箭头),并延伸至前硬膜外间隙(a和b中星号),造成马尾受压。
侵袭性椎体血管瘤的非典型MRI表现(T8椎体,伴有脊髓受压症状)
a矢状T2加权MR图像显示整个椎体高信号强度,伴线性低信号条纹,这是由于小梁增厚(箭头)和后侧硬膜外部分具有类似的高信号强度(星号)。
b轴向增强压脂T1加权MR图像显示仅硬膜外后部分明显增强(星号)。
c轴位CT扫描显示椎体内圆点征(箭头)
d血管造影显示强烈的混浊遍及整个椎体(箭头)和硬膜外间隙(弯箭头)
对于侵袭性血管瘤,影像诊断仍然具有挑战。
GY王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kqk.com/bdfnzym/1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