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烟囱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假性动脉瘤一例

术者: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舒畅教授

导读:

主动脉弓部假性动脉瘤死亡率高,传统开放手术需要深低温停循环,其风险及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多。高龄高危患者往往无法耐受手术风险,采用血管腔内“烟囱”技术,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充分体现出腔内血管外科“用最小的创伤治疗最复杂的主动脉病变”的精髓。

病例简介

患者,男,72岁,胸痛2月入院。

诊断:中央型肺癌

主动脉弓部假性动脉瘤

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术前CTA提示:假性动脉瘤累及弓部,头臂干距瘤体不足1.5cm

术前讨论

肺癌患者,尚有开胸行根治性切除肿瘤的机会。

但弓部假性动脉瘤无论是什么原因所致,均可能随时破裂致死,必须先行处理,二期再行肺癌根治。

患者高龄,分期两次开胸风险极大。

故决定全腔内修复假性动脉瘤。

手术过程

1.左颈部,左,右肘部切口,分别暴露左颈总动脉,左,右肱动脉。

2.直视下分别穿刺,插入导管导丝,造影,测量各径线。(图1)

图1

3头臂干,左颈总动脉的导丝导管置入升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的导丝导管置入降主动脉。

4.分别交换超硬导丝后,将三个烟囱支架分别预先置入到位,但不释放。(图2左)

5.再次造影定位、充分评估后,于右股动脉送入主动脉支架系统,采用常规方法释放主动脉支架,支架近端位于升主动脉,覆盖全弓。(图2右)

图2

6.先后将“烟囱”支架释放于主动脉支架与主动脉壁之间,靠小支架的支撑力“挤”出流向三分支的通道。(图3左)

7.三个分支支架释放完毕后,分别以直径6-10mm的球囊膨开至造影显示支架形态良好。再次造影观察支架形态、附壁情况及有无内漏。(图3右)

图3

术后三月复查,支架位置形态良好,瘤体完全隔绝。(图4)

图4

总结

主动脉弓部病变(动脉瘤,夹层),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仍然是全弓或部分弓置换。

但老年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症,术前评估可能难以耐受深停者(如本例),做还是不做?怎样做可降低术中术后死亡风险?

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已进行多例高龄高危患者弓部病变的全腔内修复术,疗效可。

全腔内修复治疗弓部病变,是否适用于中,低危患者,尚有待探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kqk.com/rq/13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