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孤寡老人手术邻居签字当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78岁的孤寡老人因动脉肿瘤突然引发不适,急需手术治疗。但老人身边无儿无女无亲属,临进手术室需要家属签字时,却遇到无人签字的难题。紧急时刻,陪同老人前来的邻居挺身而出,以病人家属的身份在《手术同意书》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

孤寡老人突发急症

6日下午3时许,家住即墨路社区的赵秀云和杨金华提着菜篮,敲开孤寡老人李福顺的家门,给他送来新鲜蔬菜。“大妹妹,赶紧进屋,又麻烦你们了。”78岁的李福顺老人双手合十,边把两人让进屋,边表示感谢。“如果不是这些邻居们,我哪能站在这里说话。”说起医院手术室门前的经历,李福顺对社区邻居们心存感激。李福顺老人告诉记者,今年3月他觉着胸口很难受,医院去看看,但他是身边没有儿女亲人的孤寡老人,遇到生病只能向邻居和社区求助。社区工作人员和邻居第二天就医院检查,医生最终确诊为腹腔内动脉瘤堵塞血管引发的疼痛。因这种疼痛症状无法用药物治疗,医生建议老人尽快做手术。

邻居给老人手术签字

3月23日,李福顺老人住院术前观察,即墨路社区启动爱心助老志愿服务机制,工作人员和邻居们成立了6人志愿者小组,医院照顾老人。3月25日下午,医院通知可以做手术了,医务人员忙着给老人做术前准备。但这时出现的一个意外让大家都有些手足无措。按规定,类似动脉血管瘤这样需要全麻的大手术往往存在一定危险,必须征得病人家属的同意才能实施手术。但李福顺老人是孤寡老人,没有儿女亲属,谁给老人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老人体质虚弱,而手术对机体是一次创伤,加上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血压下降、心跳呼吸骤停等意外,甚至危及生命。谁签字谁就要为可能发生的意外承担风险。可是没有人签字,老人就进不了手术室。“我签!”作为助老志愿组成员的赵秀云当机立断,在征得在场邻居和李福顺老人的同意后在家属栏上签字。

孤寡老人有了“亲戚”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通过动脉介入手术,困扰李福顺老人的腹痛终于消失了。老人转入病房住院观察。“老人想吃什么,可以直接‘点菜’,我们在家里做好,按时送过来。”赵秀云说,术后这段时间,6人志愿者通过分组按照早中晚排班。到饭点儿的时候刚好来换班,顺便把在家做好的饭菜给老人捎来。考虑到照顾老人方便,夜班陪护特意挑选了两名男邻居。4月9日,李福顺老人顺利出院回家。“邻居们就是我的亲戚,我不再是孤寡老人喽。”康复后的李福顺高兴地说。

新闻延伸

手术台上躺着自己的“亲人”

“说实话,给李老爷子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我当时心里直打鼓,签完字手心都是汗。”赵秀云告诉记者,她是即墨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小组的成员,同时还是社区的书记。“围在手术室外的所有人都手足无措的时候,我感到必须得有人拿主意了。”赵秀云说,她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何况手术的人还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在征得在场邻居和李福顺老人的同意后,赵秀云以家属的身份,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在手术室外等待的时候,我心里真切地觉着,手术台上躺着的就是我的亲人,等待的1个多小时真是心急如焚。”赵秀云说,当老人顺利完成手术,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的时候,她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老人口味志愿者“门儿清”

老人手术住院的半个月时间,即墨路社区的邻居们成立志愿者小组轮流值班,义务为老人送饭、陪床。期间老人喜欢喝疙瘩汤,6名志愿者各自拿出看家本领,每到饭点儿就在家给老人做粒细汤鲜的疙瘩汤,每顿饭的味道都按照老人的口味改良。老人出院后,志愿者们又重新排班,每天有一个人去老人家陪护,给老人买菜、做饭、收拾家务。

6日下午,赵秀云和杨金华给李福顺老人放下买来的蔬菜和牛奶,就开始忙着整理卫生。“手术那天就是我给老爷子陪的床,我们的感情早已超出邻里情。”在厨房清理锅灶的杨金华说,老人吃饭的口味、喜欢的蔬菜……他们都一清二楚,不用老人说,就能从市场上买来,再在厨房做好。

街道成立9个志愿者团队

即墨路街道通过“红色志愿”服务,在各社区组建了由党员志愿者参加的“爱馨亲情调解队”“海上环保志愿服务队”“接力微心愿志愿服务队”“社区保洁督查服务队”“爱心代办服务队”“在行动助老服务队”“青春义剪志愿服务队”“热忱志愿服务队”等9个特色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各类志愿服务。其中,即墨路社区的爱心助老志愿者团队是一支由社区党员中心户和网格党支部成员组成的“红色”志愿者队伍,他们走进独居和空巢老人家中义务帮扶、志愿服务,自成立以来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服务余人次。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赵健鹏通讯员:刘宁苏晓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kqk.com/rq/14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