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气神系列失眠兼高血压血管瘤高

自整理了一篇关于“形气神”的小文——识得形气神,窥破病魔身——后,很多朋友纷纷询问,有没有实际应用的例子?否则,只是简单分类,并对应西医的三类疾病,也没啥意思啊。

提醒得很及时啊。实例当然有了,每个门诊都有,只是有时来不及整理。

正好近期遇到一例,就拿来简单分析一下如何应用吧。

至于大家是否认同,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庚子初春,门诊遇一老翁,年近八旬。其人形瘦,语声洪亮,言谈滔滔不绝,世所谓健谈者也。

询其所苦,惟不瞑也。历经多年,颇以为苦。

据称源自多年之前,某晚血压突高,医院急诊,诸多检查未见异常,一直服药控制,据称血压仍有波动。后悟及晚间血压升高,遂将一日两粒之降压药,改为一日两次,一次一粒,随后血压渐趋稳定云云。

然自血压升高以来,老翁睡眠变差。且日渐加重,终至目前无法入睡,甚至彻夜难寐。

也曾服用安神之剂,偶效。

再询其病史,除不寐、高血压外,尚有高血脂。观其左目近内眦处下睑红肿,因问其因。云经检查,断为血管瘤引起。

其舌红,其苔腻,其脉弦滑且数。

至此,其人目不瞑之由,遂了然于心矣。

其多种疾病症状,从西医专科而论,或为神经内科,或为心脏内科,或为内分泌科,或为眼科,涉及多科内容。

若以中医之形气神观之,则人之形气神本为一体,何出多途耶?

乃缘一病一症,各有因由焉,遂各立名目,各自诊查,以便针对治疗也。

即观中医历史,也曾有妇科(如带下医)、外科(如疮医、外科等名称)等之分。

然则有人,罹患多疾,一科一病,各为施药,若均效则齐额手称庆,若未效则各自茫然,而病家亦惶惶不安矣。

小说家曾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转至析病研疾,不离此理。

曾经在抗疫第17波文章中提到过:所谓中医西医者,无非是不同地域的医学工作者,在各自的文化与科技背景下,对生命、对人体的疾病,所做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探索,而后用不同的语言记录下来。然各自学科体系虽有不同之处,亦有类似地方,请见下图比较。

或曰:

病属不同系统,如作各自分析,则头头是道也;

疾为各异科别,今欲合而言之,恐牵强难表耳。

幸有形气神一说,统摄诸方,分而言之则各有归属,清晰明了;合而言之则中西汇通,妙不可言。

有朋曰:既如此说,何不借老翁不寐之例,畅所欲言,吾等当洗耳恭听,观汝言而察汝理,或有所得,岂不快哉!

因其请而不辞浅陋之质,勉为之解,惟博君一笑、盼君解颐耳。

解曰:

其为肝病显然。

肝病者,有形气神之分也。

肝之形质,为今之解剖之肝也。

或曰:解剖之肝脏,为西医之肝脏,非中医之肝脏也!

《灵枢·经水》言:“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又,《灵枢·肠胃》亦言:“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谷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之,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第三节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叠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当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传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第四节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经典在此,是中医之脏腑经络,曾有解剖测量之基础,而解剖即是形质,是吾身之皮囊耳。惟中医常常又从形质转至神志与气化之研究,而渐让后之学人渐忘却本来也,可不叹乎!

肝之气化,乃肝司疏泄等职也。

肝之神志,如主怒,如将军之官也。

肝有形质,方有气化;有神志,方显气化。

只有形质,若无气化神志,则此肝可剖而取之也。然若剖而取之,则相应气化神志随之不全也;或若形质病之,如肝硬化者,其人易于疲乏,则因“肝为罢极之本”,由形质影响气化也,而疲倦之态,亦由形质影响神志也,其余类此,不可不知也。

老翁脉弦滑数,依六经辨证而言,是在少阳也。少阳厥阴者,非仅分言肝胆也,亦肝体用之分之变也。以五藏言之,则肝脉实则弦而有力,虚则弦而无力也。

简单言之,老翁虽年近八旬,然语声洪亮,脉弦有力,是肝脉实也。

形体瘦者,阴虚之体也。形质不足,而阳气有余,“肝体阴而用阳”,正阴虚阳亢之象也。亦“少阳之上,火气主之”也。阳气有余则为火,脉流激荡,加之血管张力较高,则血压高矣。多于晚间血压高者,观“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可知也。

“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藏魂”,故肝之体阴不足,调节血液不力,至夜虽卧,魂不随血而藏于肝,则寐无由作也。

“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血流激荡,脉络扭曲,时日一久,则为血管之瘤矣。

脂肪代谢,归肝所管,肝之疏泄失职,则血脂高矣哉!

然苔腻者,是少阳为液道,三焦水液代谢不利,则易于停留为湿也。

由是,老翁之失眠,并其余诸症,均为肝病。

所谓肝病者,非仅限形质之肝,亦包括气化之肝、神志之肝,并肝系诸器之“肝藏”也。

目不瞑者,肝魂不藏,肝之神志病也;

血压增高,阴虚而阳亢,肝之气化病也,若云尚兼微观之形质病,或在所难免;

血管瘤者,肝脏之形质病也;

高血脂者,肝脏之气化病兼形质病也。

以六经言之,则少阳夹湿也。

处以何方?

当在六经模型指导下,遵形气神一体同调之法。

第1波│第2波│第3波│第4波│第5波│第6波│第7波│第8波│第9波│第10波│第11波│第12波│第13波│第14波│第15波│第16波│第17波│第18波│第19波

医院│南京晨报乔医生│南中医统一战线

│││

(形气神介绍)

│││

南京科普作家协会

●新型肺炎应知应会(中医粉有福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kqk.com/zlbdf/9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