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中医的疾病名称,又可称为卒中,相当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总称,又可称为脑血管意外。
脑出血又称为脑溢血,也是脑血管常见的疾病之一,是血管瘤、血管畸形、血压升高等原因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脑功能障碍。也可出现头晕、头痛、面部歪斜、言语不清、偏瘫、意识障碍等表现。
典型症状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治则:祛风、养血、活血、化痰通络。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咳痰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既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5、阴虚风动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诊断依据
1.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2.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3.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斜,言语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
4.必要时可结合CT、MRI等影像学诊断的支持。
中风后的治疗尤为关键,其中有很多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针灸推拿、功能训练等等。其中,最关键的就少不了针灸治疗。
脑梗塞是西医的疾病名称,是脑血管阻塞造成的脑部功能障碍。中风是中医的疾病名称,相当于西医的脑卒中,包括脑梗塞、脑出血两种病理改变。
脑梗死又称为脑梗塞、脑梗,是脑血管常见的疾病之一,是血栓、肿瘤、寄生虫等引起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头晕、头痛、面部歪斜、言语不清、偏瘫、意识障碍等表现。
针灸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经络系统的治疗方法,而中风偏瘫主要症状是经络气血不和,往往是气虚血瘀证较多,这时候针灸治疗就尤为关键,这也是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常识。
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是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目的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如肢体没力或肢体痉挛无法活动,或者肢体外翻畸形或改善患者认知障碍、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吞咽障碍、言语功能等等。
对于肢体功能障碍,常选取手足阳明经穴位,如肩髃、臂臑、手五里、曲池、合谷、风市、足三里等等;
吞咽障碍选用舌三针;认知障碍选取头皮针;视力、视野问题选用眼周八穴等等。
对于中风病来说,针灸肯定是越早介入预后越好,毕竟起病初期,正气还未消耗太多,通过针灸的催经导气作用,更容易将邪气驱除体外。
一般来讲,发病半个月以内为中风急性期,这期间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就可以介入针灸康复治疗。
发病六个月内为恢复期,也会被称为黄金恢复期,这时候需要不间断康复治疗,因为这时候患者的功能康复是最快的。
超过半年以后称为后遗症期,这时候又可以加以区分,超过1年不超过3年以上,这时候虽然康复疗效没有之前那么快了,但是患者做了康复和不做康复效果还是有区别的。
超过3年以上的后遗症期,一般这时候患者的症状已经恢复差不多了,要么肢体功能已经完全丧失了,这时候对于已经没有治疗价值的患者可以停止治疗。
针灸治疗中风病不同的人情况不同,病情不同,患者配合度不同,疗程也就不同,可以一个疗程是30天,也可能一个疗程是10天,这得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对于治疗频率,不同阶段也不一样。在急性期建议每日不间断治疗,针灸每日一次就足够;在恢复期可以治疗5~7日后暂停1~3日,可隔日治疗一次;
在恢复期,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用针灸,着重解决当下的问题,比如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肢体肌张力过高等问题,同时治疗方式需做出相应的改变,如加用补气补血的穴位,加用穴位埋线、火针、艾灸等治疗。
另外,一般情况下中风的患者平时的饮食要以谷类为主。且饮食要以低盐低脂为主。建议患者平时多吃桃子、橙子、香蕉、柠檬、柚子、红薯、土豆、芹菜和菠菜等富含钾的食物。
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缓解中风症状。除此之外,也要戒烟戒酒,还建议患者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应严格按照医嘱增减降压药物,控制血糖和血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综合自网络,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提醒:本平台分享出来的方剂、配穴建议、施灸方案等仅供同道参考和交流,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患者就医辩证诊治,网络推断不会太精确。
—THE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kqk.com/bdfnzym/10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