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炎验案一则

北京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王宪冉,主治中医师,中医硕士,医院工作多年,野生中医一枚,半日临证半日读,谦静守心,认真对待有缘遇见的每一位患者,临床思路不守一派,治病不拘一格,追求实效。

医案:患者女,7岁,腹痛时作半年余,医院行肠管及腹部淋巴结彩超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部多发结节,最大者约1.3*0.5cm,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后无明显效果,近1月腹痛逐渐加重,发作频繁,已影响正常上学,经介绍找我寻求中医治疗。来诊时症见:腹痛隐痛,以肚脐周围明显,疼痛部位用手按压可以稍缓解,面色黄暗,无血色,体形瘦削,长期食欲差、饮食少。舌瘦尖,舌尖红赤,苔白厚浮黄,脉沉弦细。

辨证:脾胃虚弱,肠胃积滞,三焦不利

治则:健脾通肠化滞,温通三焦

处方:桂枝炒白芍炙甘草炮姜

鸡屎藤槟榔通草党参

炒白术焦山楂大枣,3付(因诊所无货未用饴糖)

二诊:服药后食欲明显大增,腹痛发作次数减少,四日内仅发作两次,腹痛程度明显降低,可以忍受。舌尖仍红,但红的程度减轻,舌苔明显变薄,脉仍偏沉细,弦象已不明显。处方:上方去槟榔,加饴糖、炒鸡内金、木香、灯心草、生麦芽,4付。

因上补习班原因于一周后三诊:食欲好,面露血色,已有光泽,近4天未发作腹痛,舌苔薄,脉细。处方不变继服3付。四诊:腹痛已1周未作,食欲好,面色较前更佳,舌脉均可,处方稍做加减,继服3付后停药,嘱平时规律饮食,少食零食、水果、牛奶等以免脾胃再伤,并建议父母每周可在家给孩子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处用艾灸盒温灸一到两次以顾护脾胃。

按语: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儿童腹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8岁以下儿童。该病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腹痛,呈阵发性,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触诊多无反跳痛及腹直肌紧张。B超检查常可见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肿大。西医治疗多以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为主,疗效往往不佳,只能暂时止痛,迁延治疗后腹痛往往会反复发作甚至逐渐加重。

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则很灵活,且效果往往不错,配合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患者可以得到根治。本病常见于反复感冒、腹泻及脾胃虚弱的儿童。就诊时往往以反复腹痛来就诊。我认为现在造成该病越来越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外感治疗不当,感冒后过用滥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类中成药伤及人体正气:这些药物对于缓解感冒时的症状会有一定效果,但局部症状的缓解并不等于外邪的解除。外感邪气初始只是伤及皮毛腠理或者鼻窍,这些药物都是寒凉药、苦寒药,进入体内后容易伤及正气,困阻邪气,皮毛腠理内合于肺,肺气不能宣解,则邪气内传入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下传三焦。大肠和三焦属六腑,泻而不藏,二者气机及水液壅滞不通则会出现腹痛等症状。

2.过食肥甘厚腻、生冷、零食等伤及脾胃:尤其是现在孩子及家长在主流媒体的宣传下水果、牛奶等寒凉食物食用过多,幼儿园及小学内中午配餐也必有水果和牛奶。我说这点肯定会有很多家长不能理解,具体原因可以参阅喝中药期间应该怎么“忌口”。不良的饮食习惯日久则导致胃肠受纳失司,脾失健运,往往形成积滞,气机不畅,壅而作痛。

3.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过多:现在儿童一出生便不离动画片、游戏等,用眼看电子产品这种行为在五行属火,火性炎上伤阴,“久视耗神、久视伤血”,久视耗伤心神、肝血,容易造成心肝火旺(虚亢),肝血虚则肝疏泄不利,肝木克脾土则脾易虚。所以现在的小孩很多表现为脾气大、好着急、注意力不集中、饮食少或偏食或食后易腹胀腹痛、容易感冒等脾虚肝旺的症候。

总结:肠系膜淋巴结炎是现在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饮食作息习惯失当有密切关系,该病典型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即便腹痛程度难忍,看似是一个实证,但根本病机实则是本虚标实或者虚实夹杂,临证结合舌脉灵活应用中药、艾灸或贴敷、小儿推拿等疗法治疗效果确切,可以大胆选择。认识并实践正确的饮食作息观念亦更为重要。

王宪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kqk.com/bdfnzym/13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